- 注册时间
- 2014-7-10
- 最后登录
- 2014-11-4
- 阅读权限
- 20
- 积分
- 74
- 精华
- 0
- 帖子
- 8

- 积分
- 74
- 帖子
- 8
|
阻塞性黄疸预防和治疗。阻塞性黄疸指胆红素在肝脏处理完后,经由胆管于十二指肠壶腹处排入肠道的过程中,因这一路径发生阻塞,而使胆红素聚集所形成的黄疸。临床上亦可见于中老年人群。
1、搞好饮食卫生和食具消毒工作,增强自我的保健意识和能力,加强水源、饮食及粪便的管理,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饭前便后要洗手,共用餐具要消毒。
2、加强献血员和血液制品的管理,防止输血后肝炎的发生。
3、进行免疫球蛋白及甲、乙型肝炎疫苗的注射,增强抵抗力,预防肝炎病毒的传染。
4、正确对待疾病,保持心情舒畅,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。饱满情绪能促进免疫机制的增强,减轻病痛、乐观的情绪是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基础,保持体内环境稳定是肝病患者自身精神治疗的要旨。
5、预防各种感染,防止疲乏,劳逸结合。
阻塞性黄疸症状表现及治疗有哪些?阻塞性黄疸是由于肝外胆管或肝内胆管阻塞所致的黄疸,前者称为肝外阻塞性黄疸;后者称为肝内阻塞性黄疸。胆管一旦受到阻塞,很容易产生阻塞性黄疸。具体有哪些症状表现呢?听听专家怎么说!
阻塞性黄疸症状表现主要有:
(1)黄疸:大多数患者常因出现黄疸而前来就诊,表现为巩膜和皮肤的黄染,可进行性加重,也可表现为时轻时重,少数患者也可因部分肝内胆管阻塞而表现不出明显黄疸。
(2)皮肤瘙痒:往往与皮肤黄染同时发生。
(3)疼痛:可表现为腹部隐痛、钝痛或绞痛(如结石和胆管蛔虫),也有一部分患者不伴有疼痛症状(无痛性黄疸)。
(4)大便颜色变浅:如胆管阻塞明显则大便颜色可呈白色。部分患者可有脂肪泻。
(5)尿液色黄。
(6)恶病质状态:常见于恶性肿瘤患者。
(7)发热:见于胆管梗阻合并感染患者,体温可高达40℃以上。
【治疗方法】
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采用“介入治疗”!介入治疗梗阻性黄疸的目的是开通梗阻的胆管,降低胆管内压,保持胆红素的正常肠-肝循环。主要包括经皮经肝穿刺肝内胆管胆汁引流(PTCD)或内支架置入和内镜胰胆管造影引流(ERCP)两种操作。阻塞性黄疸预防和治疗。
介入治疗是有效的微创治疗,成功率高,并发症少,适应范围广,改善缓解症状快,创伤小等优点。对没有手术机会的胆管梗阻,支架置入相对其他引流方法,开通时间常,并发症少,生活质量高应为首选。对良性狭窄先行单纯球囊扩张或内外引流是作为手术前减黄,降低胆管内压,保护肝功能,减少手术并发症的有效措施。阻塞性黄疸预防和治疗。 |
|